第一八零七章 愚公移山又如何? (第1/2页)
王猛扬了扬手中的公文:
“大司马根本就没有强攻陈留,陈留守军囫囵全在,现在睢阳已分兵接管陈留,陈留郡兵在郡守谢凌的带领下,启程北上。”
王坦之叹道:
“孤城绝境,方显英雄本色,之前还倒是此人只是寻常世家子弟,看来还是小觑了。”
王猛轻声说道:
“毕竟是在河西敦煌风沙里厮杀出来的,江南那绵绵烟雨下出来的纨绔,自是不能与之相比。”
自桓温率军向东越过虎牢关和鸿沟之后,陈留就变成了桓温身后的一座孤城,守将谢凌却并没有投降的打算,一直率军死守。
好在陈留这里的兵马不算多,但也够用;粮草不算多,但也够吃。
而城中的世家也都清扫的大差不差,关中新政也正在推行,百姓的日子刚刚有了盼头,所以也正是都不期望事情有所反复的时候,自然对于关中王师的守城行为颇为支持。
陈留城中上下一心,桓温几次攻城都未有取得进展,所以索性把陈留丢在身后,陈留被围数月,城中粮草也渐渐不支,桓温长期的袭扰让士卒也疲惫不堪,多有动摇者。
但谢凌每日吃住都在城上,时刻关注着将士们的状态,屡次扼杀这些心态的纠葛变化于萌芽之中,总算是稳定住了陈留的军心民心,没有让桓温找到可乘之机。
也因此,当桓温大军撤退的时候,杜英也颇为惊讶的发现,陈留城竟然还好端端的在关中王师的手中,其实杜英都已经做好了陈留城破的准备。
倒不是因为谢凌的忠诚不可靠,而是杜英对于陈留城内的百姓和士卒并不是很信得过,毕竟谢凌也是一拳难敌四手。
谢凌的成功,让......?
杜英刮目相看,陈留守军人皆官升一级,旋即杜英就让谢凌率军北上增援王猛,为大军先行,俨然也是期望着谢凌能够在之后河北之战中立下功劳。
对内能够扛得住大司马,对外能够杀灭胡人,接下来快速晋升也不会有人有意见。
“后生可畏,余可更得小心,不能有差池,否则反要为后生所笑。”王坦之感慨道。
王猛瞥了他一眼,不置可否。
能超过你王文度的人,世上也屈指可数,就别在这里装低调了。
眼见得天下一统已经有了端倪,王坦之显然又开始想到“功高震主”、“猜疑不定”那一套了,毕竟他的出身摆在这里,杜英不怀疑位置更高的王猛,但是可能会怀疑他。
就像是历史上的汉高祖,一样的知人善任、听信谏,结果在立国之后,对于那些跟着自己起家的兄弟无条件信任,而对于韩信、英布等后来投靠,却也立下大功的臣子多加猜忌?
谁知道杜英是不是又会成为下一个汉高祖?
本章未完,点击[下一页]继续阅读-->>
【晋末多少事】【】
毕竟杜英现在所攻占的地盘,和当初汉高祖定鼎天下之前何其相似,因而这重合之下,也难免王坦之会有一些谋求后路的心思。
王猛在杜英那里不可能是韩信,但是不代表他王坦之不会是。
看王坦之似乎浑浑噩噩的真的开始思考这些事,王猛无奈的轻轻咳嗽一声,缓缓说道:
“仲渊曾经对余说过,天下之大,向北过荒原不知其几万里也;向东越大洋不知其几万里也;向南入蛮荒不知其几万里也;向西过西域亦不知其几万里也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